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公路建设动态
   交通IT新闻
   交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石家庄希望计算机>>新闻>>公路建设动态
温江先行构建立体式综合交通体系
     2012,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必须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二圈层的温江作为“中雁”,如何实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欣慰的是,温江既拥有转型发展的先机,更拥有蓄势待发的优势,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路径日益清晰,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已经成为全体温江人共同的不懈追求。中雁应奋力竞飞!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全面现代化,实现美好明天,为全市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理清思路才能推动发展。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对温江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全方位的关注。

  光华8线、地铁4号线、成温邛快速路、成蒲铁路让温江增加更多进入主城区的通道,学府路延伸到双流连接天府新区,光九路成为西部新城连接机场环线的专用快速通道,环都市快速路使温江南北向的外向交通更加畅通……这就是未来几年温江区新增的交通路网图。

  为贯彻落实市委“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落实“交通先行”战略,温江区计划全面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路、快速路和主干道为支撑,全面对接“双极核”的现代成都西向立体式综合交通体系。同时,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出行更方便,乘车更舒适。

  未来5年

  外向交通取得突破

  “外向交通,温江未来5年必须要有所突破!”温江区交通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介绍,温江区区内道路密度大,走在全国前列,但外向交通相对较为薄弱。温江区目前的入城通道只有3条:光华大道、成温邛高速路、芙蓉大道,仅仅这三条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交通需要。同时,作为西部新城的核心区,温江与周围区(市)县的交通能力也有待加强。

  2011年底,温江区拉开了光华8线温江段的建设。光华8线是一条连接青羊、武侯、双流及温江的城西又一出入城主干道。光华8线西起温江凤翔大道,一条直线向东穿越绕城高速公路,跨三环路,连接青羊东坡路,宽40米,全长约12公里,其中温江3.1公里、双流3.7公里、武侯2.2公里、青羊2.9公里。光华8线将局部利用现有及规划的道路,最终形成连接中心城区与西部区域的第三条区域性主干道。面对交通压力日益繁重的光华大道,光华8线的建设迫在眉睫,温江区定下了2013年将其建成使用的目标。

  除光华8线外,温江还拟推进成温邛快速路、成温邛高速东段高架和学府路—双楠大道的建设,这三条线路将可直接通往成都中心城区,争取在“十二五”结束前实现通车。2015年,成温邛快速路、成温邛高速东段高架和学府路——双楠大道建成,届时包括光华大道在内有4条大道直通温江。

  此外,成蒲城际铁路温江段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另据《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内容,到2020年前,温江还将建成地铁4号线。届时,成都将形成地上城铁、地下地铁加多条公路主干道直通温江的局面,有效缓解成都中心城区到温江的交通拥堵问题。

  作为西部新城的核心区,温江为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连通,即将打通环都市快速路,该路从郫县经温江至天府新区核心区,全长约39公里,建成后将有效连接天府新区及二圈层各区(市)县,有利于承接天府新区经济辐射,促进圈层融合发展。而温江还规划了西部新城连接机场环线的专用快速通道,全长17.4公里,建成后温江到双流机场更为便捷,对构建空港经济廊道起到直接作用。

  未来5年,温江将全方位构建立体式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交通先行”战略,首攻外向交通,打破制约区域发展的通道瓶颈,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功能互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通过构建多通道的外向交通格局,拓展外向交通,建立直达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和双流机场的快速通道,促进区内骨干道路与绕城、二绕等互通互达,加快成温邛快速、光华8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培育温江高位发展的开放型的空间优势和聚积优势。

  未来5年

  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5%

  春节将至,在外打工的小王从外地返乡,在东客站汽车客运站坐上了回温江的班车。“一下火车就能坐上回温江的班车,一小时一班,从绕城高速回温江,很方便。”小王觉得这样的服务很温暖。

  为服务民生,进一步联系温江区与中心城区对接,缓解公交瓶颈,满足温江市民出行需要,2011年12月19日,温江区至茶店子762公交正式开行。截止目前,温江区已开往成都中心城区线路共有9条,其中公交线路7条,班线车2条。

  温江作为西部新城核心区和大成都城市副中心,拥有百万人级城市规模,直接辐射成温邛经济走廊6个区(市)县400万人口。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坚持“公交优先”战略,以城乡发展统筹度、舒适度、优美度、和谐度为目标,以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核心,以公交体制改革为关键,以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基础,加快推进“公交城市”建设,着力构建高效、便捷、通畅、安全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为推进“圈层融合”、加快建设西部新城、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公共交通的人性化服务,是温江区2012年的1号民生工程。2012年,温江区将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结合该区主要客流走向,力争打造1条到成都中心城区的快速公交线路。新开行对接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的公交线路3条,连接区域内六大功能片区的公交线路2—3条,连接温江至周边区、县公交线路2条。在城乡结合部、郊区大型居民集中安置区和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开辟群众急需的公交线路,尽可能延长营运服务时间,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而温江公交车的车况,也将在2012年有大幅度改善,市民将感受舒适的乘车体验。2012年温江计划新增公交车80辆,车型以12米高档空调车为主,力争空调车保有量达到50%;设置1条空调车线路,今后全区范围内公交车逐步调整为空调车。

  两年前,温江区交通局经常接到出租车宰客、议价的投诉,而2011年,温江区交通局接到此类举报信的数量不到10封,这标志着全区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明显好转。

  究其原因,得益于温江区近两年着重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实施《驾驶员星级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乘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实行服务承诺,完善行业、企业、线路三级投诉平台。出租车驾驶员如果拒载、议价、绕道、多收费用,被投诉后将会被罚款和扣分,情节严重的暂扣驾驶员服务资格证五至十日。驾驶员一个记分年度被扣24分的,将被吊销服务资格。而其所在公司也将承担连带责任。

  目前,温江区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仅有18%左右,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很低。未来5年,是全面提升公交服务的现代化水平的5年,到“十二五”末,务必使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35%以上。

  智能化低碳化

  交通提升城市品质

  2011年12月20日,成都西部新城温江光华片区面向全球征集光华公园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设计方案评审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流设计机构云集于此,各个构思巧妙、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理念亮点纷呈。为凸显城市品质,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打造智能城市功能,疏解城市核心区交通问题,

  光华公园的建设思路,是区别于过往的智能化设计,大胆将空间向地下拓展,妥善处理地下和地上空间关系,光华公园将规划的地铁站点与地下空间利用有机结合,在公园地下形成便捷换乘、公交始末站、地下停车等于一体的快捷、畅达、舒适的城市交通体系。

  一个地下的交通枢纽,集中体现了温江交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未来的温江,还将完善人性化的静态交通系统。建成一批智能化的地下、地面和立体停车场,破解停车难的“城市病”困局,促进城乡秩序更优良。顺应城市组团发展,规划布局功能复合的公交港、公交站台,布局P+R停车系统,促进公共交通的有序、便捷。

  而温江作为一个低碳生态的城市,其城市交通还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用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车的方式,缓解道路和交通的压力。所以对温江区来说,未来会进一步加快绿道建设,形成覆盖城乡、串珠成链的慢行道路体系。完善全区步行廊道布局,高质量建设可及性好、舒适度高的健康步道网格。

  目前,温江区已经在城区启动了30公里步道环线的建设,依江安河、杨柳河、战备渠、凤溪河及田园城市示范线城区段形成“一线、两廊、三环”30公里步道。步道沿途既有杨柳河、江安河等自然风光,也有国色天乡乐园、温江城市公园等人文景点,一路串联起绿地、水系、景点、公园、服务节点等。目前,整条城区绿道环线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市民有望在今年年初就能在环线骑行、散步了。相信随着低碳出行的市民的增多,温江的道路交通会步入更健康良性的轨道。

2012-1-11
 
访问统计:
河北省石家庄希望计算机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hbhope@163.com
客服热线:0311-8386409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