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广分公司的全力支持下,由“武岭创新工作室”与“大林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的“高速公路行人、非机动车监测预警系统”,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点、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进入实测阶段。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持续延伸,行人及非机动车违规进入高速引发的安全隐患愈发突出,成为困扰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传统人工巡查存在盲区多、响应慢等明显短板,已难以适配现代高速安全管理需求。为破解这一困境,大广分公司两大创新工作室主动担当,迅速组建专项项目组。历经多轮前期调研与数十次技术方案论证,项目组最终在AI算法优化与硬件资源利用上实现关键突破,让系统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精准识别,预警多级联动。通过升级AI算法,系统可精准识别行人、非机动车目标,一旦检测到违规进入行为,将立即触发“声光报警+管理人员信息推送”的多级预警机制,真正实现发现即预警、预警即处置,响应速度较传统人工巡查提升3倍以上。
二是资源复用,成本优势显著。不同于传统系统大规模更换硬件的改造模式,该系统创新采用“算法植入+现有设备复用”方案——直接依托收费站区已投用的收费广场摄像机、车道摄像机等硬件设施,仅需嵌入智能分析算法模块,即可完成智能化升级。此举不仅省去数百万元硬件改造投入,还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具备投入少、见效快、易推广的行业示范价值。
三是管理闭环,安全效能升级。系统并非单一的识别工具,而是构建起“识别—预警—处置—记录”的完整安全管理闭环。管理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后,可快速赶赴现场处置,处置结果同步回传至系统后台形成完整台账,便于后续复盘分析、优化管理策略,持续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当前,系统实测效果已初步显现。在选定的测试收费站广场及收费车道区域,系统对行人、非机动车的识别准确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累计触发预警16次,管理人员均在5分钟内抵达现场完成处置,较传统人工巡查的平均处置时间缩短12分钟,违规行为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借助后台台账已完成3次安全风险复盘,精准定位2个违规进入高发区域及时段,为后续强化重点时段巡查、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此次“高速公路行人、非机动车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实测,不仅帮助大广分公司破解了高速安全管理的核心痛点,更探索出“AI技术+现有资源”赋能智慧高速的可行路径,为行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