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迁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以方便百姓出行为目标,全力构建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公路网。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14公里,公路密度达27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油路和公交线路城乡全覆盖,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在全省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迁安市政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建设机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实施村村通工程。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群众、企业自建,构建了“六横六纵十支线”大交通格局。其中,第三通道是连接城区和西部乡镇的第三条主干道,燕山大路南延工程搭建了城区与高铁站的快速通道,迁擂公路是河北省首条高标准乡村公路。
迁安市始终坚持“绿色迁安、生态迁安”理念,通过分析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将突出亮点、体现特色、方便宜居作为建设农村公路的方向。根据地形因形就势,利用原有资源,遇树让树、遇水搭桥,尽最大努力保护原生态,使公路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和谐。加大美化力度,合理规划路树栽植,建设绿化林带形成绿色长廊,打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景观台、绿化亮点。做到路面技术状况良好、附属设施齐全、路域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达到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的目标。
2017年迁安市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9年沙四路、更红线、徐流口村道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2020年祺光路、大莲路、万灵路、西部森林绿道被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命名为“美丽农村示范路”,其中祺光路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开启“互联网+”综合管理模式
结合“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战略部署,迁安市进一步细化完善“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建立“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
以智能化管理为目标,将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养护、管理等情况全部融入管理平台,实现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一张图;以货运、长途客运为重点,实现在线监测、北斗定位;全面开展科技治超,提升执法工作效率和依法治路工作水平;城市公交、出租车客运实行在网监测管理和智能视频监控,以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建立应急模块,将桥梁、隧道、涵洞等重点部位监测融入平台,实现智能预警机制。
同时,市政府出台《迁安市农村公路精准化、网格化管护实施方案》,对农村道路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交通专门机构管理与乡镇、村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精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技术配套”的全覆盖养护模式。
提质增效释放道路综合效应
坚持“大交通、大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农村公路+”文章,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目前,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助力迁安市发展的旅游经济之路、农民增收致富之路、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以农村路网为基础,率先在河北省开通了覆盖城区、连接城乡的城市公交,并构建了城乡“15分钟经济圈”。为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先后开通公交线路57条,建成农村客运站12个、站点821处,投入清洁能源公交车183辆、出租车689辆,率先实现农村公共客运服务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同时,积极推进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覆盖率已达100%。
“农村公路+美丽乡村”建设,打通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实施128公里村村通工程,全市534个农村主干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成功打造了河北省美丽乡村片区,目前已有15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农村公路+旅游发展”,打造致富增收路。规划建设总长138公里的四条生态绿道,打造了“春踏青、夏戏水、秋采摘、冬赏雪”四季游品牌,全域绿道串联了7个A级以上景区和90%以上的景点,以及16个休闲农业园区、95个采摘园和垂钓园。2020年以来,共接待游客57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农村公路+电商物流”,打造电商物流路。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建成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快递物流全覆盖的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许钊源) |